从T-72到叙利亚战场:中国PF89火箭筒如何逆袭成“单兵铁拳”?

日期:2025-09-16 11:55:55 |   作者: 最新动态

  反坦克武器,向来是我军军备体系中的关键核心。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,彼时国际军事装备领域风云变幻,苏联的T - 72、美国的M1等主战坦克相继采用复合装甲,其防护性能等效于180mm/68°均质装甲。当时我国现有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对方,于是在1984年,新型单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研制工作启动,之后历经五年的努力,终于在1989年完成了设计定型。并于1993年正式投产装备部队,它就是“89式80毫米火箭筒”。

  89式80毫米火箭筒,其官方全称为“PF89式80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”。这里的“PF”乃是“单兵反坦克火箭”的缩写。此火箭筒由安徽江北机械厂精心研发,属于一次性使用的单兵反坦克利器。

  该火箭筒整体长度达900毫米,总重量为3.7公斤。它主要由火箭弹、发射筒、瞄准镜、固弹胶圈和支撑体等部分构成。值得一提的是,发射筒同时兼作包装筒,火箭弹借助固弹胶圈和支撑体稳固地固定于发射筒内部。

  发射筒的前后两端均设置了防震圈,其口部与尾部分别配备了前盖和后盖。前盖设有齿状密封胶圈,而后盖则采用中间可破的结构设计。通过螺纹将橡胶密封垫压紧,在后盖上紧之后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火箭弹的有效密封,从而能够避免在储存过程中水分和有害化学气体对火箭弹造成侵害。

  瞄准镜采用独立安装的方式,借助发射筒上的搭扣稳固地固定于镜座之上。此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2.5,视场角达12°,表尺最大射程可达400米。它配备了全新的分划板,属于简易的表尺内装定、测瞄合一的全塑型光学瞄准系统,具备方向修正、温度修正以及测量目标移动速度等功能。

  固弹胶圈与支撑体作为确保弹药可靠固定、实现燃气密封以及保障精准发射的核心组件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89式火箭筒的固弹胶圈选用耐高温的氟橡胶材质,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承受300 - 400℃的燃气冲击。支撑体运用同轴定位技术,保证弹体与发射筒轴线mm,从而明显提升射击精度。

  火箭弹的弹径为80毫米,重量达1.84公斤,战斗部装药0.6千克,直射距离为230米,射击初速可达173米/秒。早期该型号火箭筒所使用的火箭弹,大多数都用在对付轻型坦克、装甲车辆以及轻型防御目标。在对法线mm的均质装甲板进行射击时,穿透率不低于90%,然而却无法击穿配备反应装甲的T - 72坦克。

  火箭弹的空心装药战斗部采用双锥变壁厚的药型罩。相较于单锥罩,这种设计增加了罩的母线长度以及战斗部的有效药量,使金属射流速度提升约13%,同时提高了速度梯度和射流长度,进而使破甲深度提高约30%。战斗部的静破甲深度达到630mm,穿透深度超过装药直径的8倍。

  发火系统为机械击发非电导爆管系统,具体而言是击针—底火—导爆管—点火具系统。射击之际,后盖无需手动打开,火药燃气会自行冲破;然而前盖则必须打开,否则就没办法开启击发机以实施射击。开启前盖后,抽去限制杆,打开击发握把与保险,即可进行射击操作。

  火箭弹借助固弹胶圈与发射筒相连接,导爆管线路于筒尾处与火箭弹的点火具相连。击发时,经由上述通道点燃点火具和火箭发动机的改铵铜 - 1速燃装药,其燃速达56米/秒,在5 - 12毫秒内完成工作。火箭弹飞离筒口后,该系统便停止工作,具备抗风偏的特性,筒口无火焰产生,肩射时射手不会受到火焰伤害。

  整个火箭操作系统皆采用非金属材料以及一次性成型工艺。其中,发射筒的零件约80%为塑料件,火箭弹战斗部全为冲压和压制件。例如,发射筒筒体由玻璃布卷制而成,筒上的外部零件,像击发机、前后盖、前后护圈、提把以及瞄准镜等,均采用ABS等塑料通过注塑、模压工艺成型;一部分金属件采用压铸、冲压方式加工。火箭弹的战斗部同样全为冲压和压制件。发动机的连接螺、燃烧室、带尾翼座的喷管均由铝合金热挤压成型。全系统中,机加件仅占很少一部分。

  自1990年列装部队以来,89式火箭筒便在步兵、炮兵、海军陆战队等诸多军兵种中得以广泛配备。因其属于附加装备,并不占用编制,故而甚至也配发给了民兵队伍。

  此后,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需求,89式80毫米火箭筒及其弹药持续进行升级改造,衍生出众多新型号。

  改进型PF89A进行了一系列优化。它换装了双锥度装药战斗部,破甲能力明显提升,可达500毫米;同时增加了膛口测压装置,射击精度提高了15%。

  多用途型PF89B具备更高的通用性,它兼容破甲弹和杀伤弹。此外,还增设了可重复使用的训练筒,其常规使用的寿命可达10次。

  高原型PF89C对发射药配方进行了精心优化,确保在 -40℃的极端低温环境下仍能可靠击发。其筒体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,成功实现减重,重量降至3.2千克。直至目前,它依旧是全球海拔适应性最为卓越的单兵火箭筒之一。

  特战专属型号PF89S独具特色。此型火箭筒采用折叠式击发机构,筒口加装了消焰/消声罩,能有效削减60%的可见光/红外信号。肩托采用模块化设计,无论射手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,均可在短短10秒钟内完成快速切换,极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。

  外贸型PF89 - 1具备良好的适配性,能够适配北约标准瞄准具,所使用的破甲弹也符合STANAG 4526标准。在反坦克装甲弹方面,其破甲能力不断的提高。从最初的89式单级聚能装药,破甲厚度达400毫米;发展到后来的89A式双锥装药,破甲厚度提升至500毫米;直至最终的89B式串联战斗部,破甲厚度超过600毫米。

  此外,该火箭筒还有多种多用途火箭弹可供选择。杀伤爆破弹内含800枚预制破片,杀伤半径可达15米,能够穿透2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;燃烧弹可实现持续燃烧120秒,适用于摧毁弹药库、油料站等目标;还有云爆弹,能在不同作战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  云爆弹,亦称燃料空气炸弹,是一种将燃料抛洒于空气中,与氧气混合后引发爆炸的炸弹。其最高爆轰超压值相较于普通炸药更低,然而爆轰反应时间却比普通炸药长数十倍,故而冲击波的破坏效果远甚于普通炸药。云爆弹常用燃料环氧乙烷的TNT当量为2.7 - 5.0倍,对人员及软目标具有极大的毁伤威力。尤其是在室内、岩洞等狭窄拥挤的空间内爆炸时,其威力能够持续较长时间,杀伤效应较开放空间可提升50% - 100%。通常情况下,当窗口火力点被云爆弹射入爆炸后,室内人员往往难以幸免。

  为发射该型火箭弹,江北机械厂于2002年设计定型了WPF89 - 1式80毫米单兵云爆型火箭筒。此火箭筒全长900毫米,最大射程达350米,最小射程为25米。发射后,弹头在碰撞目标的瞬间起爆。若弹头能从开放的窗户射入,对建筑物内部可产生良好的杀伤效果。但倘若无法准确从开放窗入,或是窗口有玻璃阻挡,亦或是因战术限制无法正对窗击,致使云爆弹头在窗户玻璃、门或墙外爆炸,那么对室内的杀伤作用便会十分有限。

  针对上述弊端,2003年,江北机械厂将其改进为WPF89 - 2式。该改进型的设计特点为:弹筒合一,一次性使用。一级战斗部可在障碍物上破孔,二级战斗部随后跟进并在内部起爆。

  目前,陆军装备以PF89A/B为主,每个步兵班配备2具;空降兵装备高原型,而海军陆战队则使用短管型。

  除我国军队普遍的使用外,PF89式系列火箭筒已成功出口至17个国家。其中,PF89 - 1型在中东地区的反恐作战中崭露头角。依据2018年叙利亚战场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PF89 - 1型火箭筒对BMP - 2步战车的击毁率高达78%。

  89式火箭筒在中国单兵火箭筒发展历史中,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型号。它的诞生,标志着我国单兵火箭技术实现了从仿制(如69式火箭筒仿制自RPG - 7)到自主创新的重大跨越。其秉持的轻量化、模块化理念极具前瞻性,对后续PF97、PF16等型号的发展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。

  或许89式火箭筒并非技术最为先进的武器,然而它绝对是最契合中国士兵需求的武器之一。89式火箭筒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和卓越的可靠性,为一代军人的安全保驾护航,更见证了中国军工产业从追随世界步伐到实现自主创新的华丽蜕变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恪守原则和底线年:济州岛三次跪求刘亦菲未果,18年戒烟成瘾,深夜翻恋情照片拒删

  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,赌博!贵州省毕节市委原常委、统战部部长潘发勇被“双开”

  第二台骁龙 8 Elite Gen5、天玑 9500 新机 10 月 16 日前后发布

  vivo X300系列性能曝光:搭载天玑9500与自研蓝图影像芯片V3+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